沿革簡介

乾德宮廟宇照片
乾德宮廟宇照片

  • 八堡圳的開鑿與移民入墾:
    • 康熙年間,彰化地區的八堡圳由大墾首施世榜開始興築,同時本區贌社社商黃仕卿引其支流興築十五庄州(今八堡二圳)灌溉武東堡及東螺東堡地區(清治田中鎮分屬此兩堡轄下),並開通水利,灌溉了周邊的土地,這吸引了大量的漢人移民入墾。這些移民來自福建漳州,並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家園。
  • 先民定居與建廟:
    • 先民自福建漳州渡海來台沿東螺溪(舊濁水溪)逆流而上在北港(北岸渡口)(註1)登陸定居於東邊(今溪州鄉舊梅村舊社羨仔腳一帶)開墾,因先民皆為閩籍信奉媽祖隨身配有聖母香火,為祈求平安、墾耕順利,乃有建廟供奉之議,後據耆老相傳不日夜裡見東螺溪中有一流木隱隱發出金光,及取此木材入以香火雕塑天上聖母神像乙尊(今乾德宮進香媽),並興築廟宇奉安,因位在平埔族東螺社舊址故稱「舊社天后宮」(註2)。

  • 東螺街的發展:
    • 隨著媽祖信仰的興起,東螺街逐漸發展為商業街市,並成為信仰活動的中心。當時的居民不僅依賴農業,還發展了商業和文化交流,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社區。

  • 漳泉械鬥與遷移:
    • 乾隆年間,漳泉兩地的居民因為土地與權力的爭奪發生了劇烈的械鬥。當時,漳州人張標於南投民間虎仔坑密謀欲復興天地會以對抗泉州人而發生漳泉二族嚴重分歧械鬥,東螺街上的漳州人士為了避免戰亂,決定將進香媽聖像及重要的文物向東遷徙至大新庄的悅興街(今北斗大新國小東南之永興畜牧場,場主羅先生證實闢建牧場整建時,挖出大杉樑柱、磚牆等遺跡),並由街民成立天上聖母會負責籌建新廟開支管理等一切事宜。

  • 新社宮的建立與擴建:
    • 經過一段時間的募款與修建,最終於嘉慶五年元月完成擴建,街民仝獻「恬瀾昭貺」御匾(現存本宮神房外龕)定名「新社宮」,建廟期間據本宮現存「新社宮天上聖母祀田碑」所載,於嘉慶元年十月東螺東堡內海豐崙庄(今田尾鄉境內)之大租戶朱添茲同其子女因滯納田賦故將其土地連帶佃金捐予新社宮充作宮中祀費所用以了脫欠稅務之責,顯見此時的新社宮已成東螺東堡內官民同奉之信仰中心。(註1)

  • 濁水溪泛濫與廟宇損壞:
    • 悅興街多次遭遇濁水溪泛濫,造成當地的嚴重水災,新社宮也受到損壞。當時,連續災害毀街泰半、百廢待興,街民決定將媽祖神像、匾額及石獅子等文物遷移至地勢較高的汛署所在地「沙仔崙街」(即現今田中舊街),暫立小廟以祀。

  • 戰亂與重建:
    • 同治二年四月廿八日及同治三年三月廿八日,沙仔崙街遭遇了戰亂,戴潮春的餘黨焚燒了大部分建築,民生困頓。儘管如此,當地居民並未放棄,依然開始重建新社宮,並於戰亂結束後,於同治五年完成了新廟的建設並立有石雕八角龍柱一對(現存本宮正殿),為紀念源自乾隆初年之東螺街遷徙至此而取清高宗乾隆之「乾」字且懷其惠民恩「德」故易名乾德宮(同年街民即共議往赴湄洲謁祖進香並迎回乙尊祖廟分靈軟身媽祖(老大媽)長祀至今)。

  • 水災與火災:
    • 光緒二十四年發生戊戌大水災再創沙仔崙、隔年光緒二十五年五月廿一日又因街民梁九方炊事不慎引燃大火燒毀本街五十八戶,在水火二災破壞之下半數居民撤出,秀才陳紹年得知臺灣總督府即將在今田中火車站附近建造縱貫鐵路,故率領災民開始計畫遷往新街(今北路里、東路里、西路里),於光緒二十七年田中央新街(現址)建立草廟。

  • 草廟倒塌:
    • 田中央新街建設的草廟因颱風襲擊而倒塌,這對當地居民來說是一大打擊。隨後,秀才陳紹年等人發起了新的建廟計劃。

  • 重建新街廟宇與神像遷移:
    • 隨著新街的發展,居民自民國八年啟建廟宇,並於民國十一年竣工將舊街的神像遷移至新街現址,乾德宮在此期間進行了擴建和重建。

  • 乾德宮落成與入火安座儀式:
    • 乾德宮於民國十三年巍峨落成入火安座,同年啟建祈安慶成醮典。

神祇

乾德宮天上聖母
乾德宮天上聖母

參拜順序

參拜順序
參拜順序示意圖。本圖片僅供作參考,無硬性規定,依個人習慣而有所不同。

正殿

鎮殿媽
鎮殿媽
開基祖媽
開基祖媽
老大媽
老大媽
進香媽
進香媽
遶境媽
遶境媽
聖三媽
聖三媽
泉州媽
泉州媽
內殿大媽
內殿大媽
內媽祖
內媽祖
大媽
大媽
二媽
二媽
三媽
三媽
四媽
四媽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
中壇元帥(淨爐)
中壇元帥(淨爐)
千里眼(古)
千里眼(古)
順風耳(古)
順風耳(古)
千里眼(新)
千里眼(新)
順風耳(新)
順風耳(新)
虎爺公
虎爺公
濟公禪師
濟公禪師
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
開臺聖王
開臺聖王
太陽星君
太陽星君
神農大帝
神農大帝
開基福德正神
開基福德正神
中壇元帥(香爐)
中壇元帥(香爐)
中壇元帥(籤筒)
中壇元帥(籤筒)

境主公、文昌帝君、孔子公

境主公
境主公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孔子公
孔子公
天聾地啞
天聾地啞

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婆姐
十二婆姐

觀音殿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迦藍尊者
迦藍尊者
合掌韋馱
合掌韋馱
持杖韋馱
持杖韋馱
武財神
武財神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
金龍太子
金龍太子
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
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太歲殿

  • 斗姥元君
  • 太歲星君:
甲子太歲~【金辦將軍】 乙丑太歲~【陳材將軍】 丙寅太歲~【耿章將軍】
丁卯太歲~【沈興將軍】 戊辰太歲~【趙達將軍】 己巳太歲~【郭燦將軍】
庚午太歲~【王清將軍】 辛未太歲~【李素將軍】 壬申太歲~【劉旺將軍】
癸酉太歲~【康志將軍】 甲戌太歲~【施廣將軍】 乙亥太歲~【任保將軍】
丙子太歲~【郭嘉將軍】 丁丑太歲~【汪文將軍】 戊寅太歲~【曾光將軍】
己卯太歲~【龍仲將軍】 庚辰太歲~【董德將軍】 辛巳太歲~【鄭但將軍】
壬午太歲~【陸明將軍】 癸未太歲~【魏仁將軍】 甲申太歲~【方傑將軍】
乙酉太歲~【蔣崇將軍】 丙戌太歲~【白敏將軍】 丁亥太歲~【封濟將軍】
戊子太歲~【鄒鏜將軍】 己丑太歲~【潘佐將軍】 庚寅太歲~【鄔桓將軍】
辛卯太歲~【范寧將軍】 壬辰太歲~【彭泰將軍】 癸巳太歲~【徐華將軍】
甲午太歲~【章詞將軍】 乙未太歲~【楊仙將軍】 丙申太歲~【管仲將軍】
丁酉太歲~【唐傑將軍】 戊戌太歲~【姜武將軍】 己亥太歲~【謝燾將軍】
庚子太歲~【虞起將軍】 辛丑太歲~【楊信將軍】 壬寅太歲~【賢諤將軍】
癸卯太歲~【皮時將軍】 甲辰太歲~【李誠將軍】 乙巳太歲~【吳遂將軍】
丙午太歲~【文哲將軍】 丁未太歲~【繆丙將軍】 戊申太歲~【徐浩將軍】
己酉太歲~【程寶將軍】 庚戌太歲~【倪秘將軍】 辛亥太歲~【葉堅將軍】
壬子太歲~【丘德將軍】 癸丑太歲~【朱得將軍】 甲寅太歲~【張朝將軍】
乙卯太歲~【萬清將軍】 丙辰太歲~【辛亞將軍】 丁巳太歲~【楊彥將軍】
戊午太歲~【黎卿將軍】 己未太歲~【傅黨將軍】 庚申太歲~【毛梓將軍】
辛酉太歲~【石政將軍】 壬戌太歲~【洪充將軍】 癸亥太歲~【虞程將軍】
田中開發的奠基者─秀才陳紹年祿位
田中開發的奠基者─秀才陳紹年祿位

長生殿